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答记者问,宣布将合理统筹安排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系统、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等技术储备研发。
磁悬浮列车图
9月25日,记者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该院设计建造的600公里—10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试验线项目,有望明年在湖北开工,未来可能作为正式京广超级高铁线路组成部分。届时,武汉到广州单程时间缩短到两小时内。
铁四院线站处副总工程师靖仕元介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有常导磁悬浮、高温超导磁悬浮、低温超导磁悬浮三种发展方向,日本、德国、美国和我国都在积极研发、积极实验阶段。
其中,德国建有一条500公里级常导模式磁悬浮试验线,线路长30公里。
2015年,日本“LO系”列车实现了603公里最高时速。目前该国正在建设505公里设计时速的磁悬浮新干线,预计2027年从东京到名古屋通车(286公里)。
美国的“超级高铁”公司也在进行超导磁悬浮项目建设。
“我们正在研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区别于其他常导磁悬浮。这种技术最适合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这种超导技术电机发热量小,形成的牵引力更大,速度会更快,能达到1000公里级。”靖仕元透露,除了山东、浙江、广深港大湾区,湖北省内也有一条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线路即将落地。这条高温超导磁悬浮线或将在湖北咸宁落地,力争明年开工,建造一条200多公里的实验线段,进行600公里至1000公里级磁悬浮实用化实验,对整个技术体系验证、调整,运行成熟后往武汉、广深港方向延伸,未来纳入京广“超级高铁”线路的正式组成部分。
靖仕元说,对更高速度的运输需求会越来越旺盛,特别在珠三角、长三角这种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600公里级磁悬浮运输,填补了高铁和飞机产生的400公里到600公里时速的空白,旅客从北京到上海、武汉到广州,可能就一个多小时,利好商务人士。据介绍,我国2002年在上海建成首条30公里的磁悬浮线路,其中一段最高时速超过400公里,是引进的德国技术。
随着我国对磁悬浮技术的研发,逐渐建设了一批实用化项目,目前已有至少三条建成和在建的100公里级磁悬浮线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补充。其中铁四院设计建设的100公里级长沙磁悬浮线路2016年已开通运营,广东清远的100公里级磁悬浮线路或许也将年内通车。
(来源:长江日报)
- 微信
- 支付宝
- QQ钱包



^_^ 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