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轨交2号线西延伸段、11号线昆山段恢复运营!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仍在停运中
据申通地铁集团消息,自2022年7月4日运营开始起,上海地铁2号线徐泾东站、虹桥火车站站、虹桥2号航站楼站,以及11号线花桥站、光...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一. 常见的客流统计
先说一下日常地铁的客流统计,一般统计三个数据: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换乘客流。而有这三个数据累加统计的有三个量:客运量、集散量、乘降量,统计周期一般多以日为单位。
一般地铁对外发布的客运量是进站客流与换乘客流之和得出,不再累加出站客流;而集散量则为进站客流加出站客流,乘降量为进站客流、出站客流、换乘客流的总合。
二. 车站、线路、线网的日客运量计算
1)非换乘站日客运量
即本站的日进站客流总数,车站的日进站客流包括闸机进站数加上边门进站数(使用纸票进站或使用符合免费乘车条件证件进站),一般由于边门进站数一般较少,现在的各个地铁一般不再累加此项数据,直接采用SC系统内的日进闸机验票次数作为进站客流,该数据即为该非换乘站的日客运量。
2)换乘客流
乘客在整个坐车的过程中换乘的次数都计入换乘客流。至于换乘客流,假设某站为A线与B线换乘站,则该站的换乘客流由两部分组成,A线换B线客流加B线换A线客流,三线换乘站同理。
关于换乘客流的计算:
换乘客流的计算不像进站客流那样,由机器数据直接得出,换乘客流都有计算模型的,最开始使用的有最短路径法、最少换乘次数法。
所谓的最短路径法,通俗点解释就是,假设一名乘客从某线的A站进站,从另一条线的B站出站,那根据模型默认该名乘客按最短路径乘坐地铁,期间乘坐时间是最短,但中途可能经过三、四个换乘站。最短路径的实现是用迪杰斯特拉算法实现的。
所谓的最少换乘次数法,通俗点解释就是,假设一名乘客从某线的A站进站,从另一条线的B站出站,那根据模型默认该名乘客按最少换乘次数的路径来乘坐地铁,可能期间只换乘一次,但比最短路径多坐了半小时的地铁。
3)换乘站日客运量
假设某站为A线与B线换乘站,则该站的客运量为A线所辖日进站客流总数加 B线所辖日进站客流总数再加换乘客流。
一般换乘站包括AFC、信号等各类设备都分线路进行管辖。例如广州地铁客村站作为三、八号线的换乘站,其A/D、B/C口下来的进站客流多数通过的是八号线的进闸机计为八号线的客流,每日约6万左右;而北端站厅中部羊城通客服中心位置对应的四台进闸机客流才计为三号线客流,每日仅有几百人左右,所以目前三号线的实际客运量要比公布的客运量多好几万。
4)单线日客运量
一条线路的日客运量等于线路所辖车站的总进站客流加上所有邻线换乘本线总换乘客流。
例如要广佛地铁的客运量就等于22个车站的进站客运量加上2个换乘站内其他线路换乘广佛地铁的客运量。
5)线网总客运量
即每日地铁官方微博发布的客运量,即为线网所辖所有线路客运量的总合,由线网所有进站客流量与换乘量的总合计算得出。
经过上面的介绍,现在你再看看这些官方微博和新闻报道的客运量情况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点的理解了呢。
^_^ 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地铁图,Ditietu.com,欢迎分享 ^_^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ditietu.com/p/409
作者介绍:地铁图创始人Mapper,关于Ta的资料很少,投诉/建议/合作 联系方式 zf@ditietu.com。 我来投稿
发表评论:
总之就是很复杂了,而且不能单纯的只通过进出站客流说明当前线路的拥挤程度。比如类似上海地铁5号线和北京的多趟郊区进城线这种全员换乘线路,可能总体客流不太大,但是因为全员换乘,导致从起点站开始,客流就只上不下,最后到终点站才一股脑儿的下车。这样的拥挤程度绝壁是最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