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一名乘客突然晕倒,现场其他乘客将其抬上站台,而后有两名热心群众先后对其实施心肺复苏。约半个小时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将其送往医院抢救。遗憾的是,该男子被送医之后,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样猝死的案例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相当于每天有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不少专家呼吁,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让AED成为像灭火器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同时推广急救培训,让更多人“会用、敢用”。
资料显示,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事发后,有网友呼吁:公共场所应普及用于抢救心脏骤停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称为“急救神器”,非专业人员按照指示也能使用。下面一组图教你正确进行CPR(心肺复苏)和使用AED,重启生命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学学。

央视热评【央视呼吁地铁配备AED宜早不宜迟】公共场所猝死事件频发,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不可或缺。从普及急救常识,到加大AED覆盖力度,再到让公众敢用、会用、善用AED,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践行生命至上理念,像地铁等公众场所该行动起来了。呵护生命,容不得麻痹,更容不得麻木!
*参考资料:未来3年北京地铁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将配备AED
(来源:城市地铁及网综)
- 微信
- 支付宝
- QQ钱包



感谢您的支持!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