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疑惑为什么汽车开到时速80公里,自己都会晕车,但坐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却不晕车呢?
一、车窗玻璃:它可不是普通玻璃
高铁列车使用的,车用安全玻璃,是一种夹层玻璃,在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有一层PVB胶片。
这种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没有光畸变,能真实反映景物形态与运动状态,视觉非常清晰,夹层技术还具有隔热、柔和光线的效果,带给旅客舒适的乘车感受。
光线透过玻璃均匀折射时,给肉眼一种“减速”感,喜欢看风景的旅客也不用担心速度过快会头晕目眩。
二、视觉误差:你的眼睛会撒谎
列车行驶过程中,虽然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但人们肉眼判断物体运动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
(*科普时间:若物体运动方向与眼睛视线平行,此时角速度接近0,人们几乎感觉不到物体在运动,当运动方向与眼睛视线垂直,角速度最大,就能感觉到很快的运动速度。另外,角速度的大小还与距离相关,距离越远,角速度越小,距离越近,角速度越大。)
由于高铁线路大多建在桥上,
近处没有遮挡物,车窗视野大,远处景物可视时间长,角速度很小,因此会有开得很慢的感觉。再加上车厢密封性好,车体噪音小,减震能力强,坐在车内的旅客,能够惬意地欣赏窗外风景。
三、无缝钢轨:保证了行进的平顺相信不少网友都在
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上,做过立硬币、搭积木的稳定测试,币立不倒,木立不晃,其奥妙离不开车轮下的无缝钢轨——由好多根长达500米的钢轨,焊接在一起,却看不到一处焊缝,仿佛两条完整的钢轨一通到底。
(*为何无缝?一列8辆编组的复兴号动车组重量在450吨左右,相当于200多辆家用小轿车。当这个庞然大物高速行驶时,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积仅有100多平方毫米,在指尖大小的面积上承载上百吨且不断变化的复杂载荷,哪怕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凸起,都会导致轨道和车轮产生数吨的冲击力。与普通的钢轨相比,无缝钢轨让轨道更平更顺,为高铁列车高速平稳运行创造了先决条件。)
四、平稳操纵:高铁司机看家本领
高铁列车平稳运行,除了良好的线路条件,也离不开驾驶技术过硬的司机。高铁司机的选拔十分严苛,驾驶技术也是火车司机中最顶尖的,得经过层层笔试+实作考试,其中就包括“木棍法”平稳性测试。
教员会在车上将小木条按顺序摆放,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看木条是否会因为晃动倾倒,按照倒下小木条的等级和个数,判断司机的驾驶平稳度,高铁列车运行极度平稳,旅客感觉不到颠簸,更不会晕车啦。
旅客出行的美好体验,是一群“强迫症”的合力使然,有了他们的精益求精,旅途才更平稳、更顺畅。你现在明白,坐高铁为什么不晕车了吧。
(来源:中国铁路)
- 微信
- 支付宝
- QQ钱包



^_^ 感谢您的支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